【科普】乙肝治疗当心伤肾!医生教你这样监测预防
日期:2019/9/24 17:49:00 来源: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
中国是乙肝第一大国
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超过9000万
大部分患者处在长期治疗当中
乙型肝炎(CHB)的治疗药物
从最开始的干扰素到现今的核苷类药物
治疗效果在不断的改善
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主任医师陈金军 提醒 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 积极治乙肝同时,要注意关爱肾 乙肝本身和治疗药物 均可能损伤肾脏功能
陈金军教授指出,对于慢乙肝患者而言,其肾功能问题可以分为3类:
第一类是乙肝相关性肾病,即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,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肾脏的损害,比如出现蛋白尿;
第二类是肝肾综合征,这是机体综合因素导致的肾脏损伤,一般出现在肝硬化的中晚期患者及部分肝衰竭患者身上;
第三类是乙肝抗病毒药物带来的肾功能损害,所以患者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时,也需要进行肾功能监测,根据情况甄选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。
也就是说,在慢乙肝的治疗过程中,有疾病本身带来的肾脏损害,药物使用也会增加肾脏功能损害的风险。
肾功能损害 高危因素繁多
陈金军指出,慢乙肝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,发展成为进展期/终末期肝病或失代偿期肝硬化,肾功能损害的问题会显得更为突出。
虽然目前还缺乏全国范围内CHB患者人群肾功能异常率流行病学的调查,但我国慢乙肝患者人群所面临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慢性肾病、肾毒性药物、老龄化等众多肾脏损伤高危因素问题,仍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。
接受乙肝治疗的患者 需周期性监测肾功能
治疗后对于无肾脏损伤和低风险的患者,他建议治疗第一年至少每3个月监测一次肾功能,此后至少每6个月复查一次;
对于具有肾脏损伤的高危因素的患者,建议每3个月监测一次肾功能。
总之,在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慢性肾病等慢病患病率不断增长的今天,不仅需要严密监测肾功能,以便及早发现问题、调整用药的方案,患者自身应该重视慢治疗过程中肾脏安全问题,防止药物对肾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,避免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终末期肾病发生。